您在這裡

【淺談發燒】猴子也能懂 - 墊材是什麼,能吃嗎?

【淺談發燒】猴子也能懂 - 墊材是什麼,能吃嗎?

又來了又來了,總是能把小編腦袋榨乾大長文系列「猴子也能懂」!
不過這次的淺談發燒跟之前比較不一樣,要講的是總讓人一知半解,甚至是半信半疑,

這到底是不是玄學產品 - 「墊材」

小編盡量用比較簡短白話,在稍微"有些謬誤"的前提下。
讓大家能更輕鬆快速的理解,墊材究竟是個啥東東,它真的有用嗎?

-

音響墊材百百種,大方向來看能先分為兩種,「軟質墊材」與「硬質墊材」。

軟質墊材主要以"吸收振動"為作用方式,像ISOLATORS及IsoAcoustics。
這類通常使用橡膠、彈簧、氣壓、磁浮,抑或是一些特殊阻尼材質及結構。

硬質墊材就比較直接了,像是金屬、石頭、壓克力、碳纖維等等。
藉由"引導或轉化振動能量"來作用的墊材,通通都歸類在這個類別。

再細分的話,可以依照墊材的使用方式歸類。
被壓在機器下方的「腳墊、角椎」,放在喇叭或器材上的「壓材」,以及整塊板材狀的「底墊」。

當然,就像耳機有圈鐵,墊材也有混和兩種特性的複合墊材。
或是設計成腳墊+壓材搭配使用的類型,以及大部分的發燒音響架本身就是一種"複合設計"。

但它們的設計主旨,通通都是為了「改變器材振動狀態」。

-

那為何會需要去改變器材的振動狀態,振動又是如何對「聲音」造成影響的呢?

因為篇幅有限,講太多你各位會睡著。
小編就只拿"機器"來作簡單舉例,墊喇叭這種內容量會爆炸的,就不在此次討論範圍內囉。

當機器處在通電狀態時,除消耗在該零件上功能的能量,一部分的能量會被轉換成「熱」與「振動」。
像是電源變壓器,電容電阻等電子元件,都會各自產生不同頻率與程度的微小振動。

這些來自內部的振動,會連帶傳導到機殼;當機殼傳導振動至桌地面時,桌地面也會再部分反饋回來。

但這只是"超級超級小"一部份的振動,真正的問題是「桌地面與空間振動」。
除大地震動、空氣震動等自然震動外,喇叭運作時,整個空間也會受到聲波所影響。

-

所有的電子元件中,最容易受到振動影響的就是"真空管"。

真空管因體積大且內部中空,所以很容易因為振動而發生「麥克風效應」。
早期電容電阻也會因振動而改變工作值,雖在現代製程的進步下已減弱到程度十分些微,但始終是存在影響。

各電子元件除了溫度、工作值外,其實也都還有者"振動規範"。
部分精密儀器或軍事器材,甚至有詳盡的處理對策去減少振動,使機器能長期穩定運作。

來自四面八方,不同程度、頻率,各式各樣的振動來源混合在一起。
最終就會影響器材內元件的工作狀態,使每次的聆聽狀態都變得「不可預期」,這就是為何會"需要墊材"的原因之一。

-

綜上所述,很明顯振動根本「無法被完全消除」;但對發燒來說,某種程度上其實也"沒有必要"去完全消除。(P.S黑膠唱盤除外)

除抑震、隔震等,目的為盡可能"解決多餘振動"的設計外。
墊材更有者「調音」的另一層面效果,利用改變振動來調整音色。

不同材料都有其自身即存在的"自然頻率",不同的"材質密度"&"阻尼係數"能吸收改變的振動程度也不同。

也就代表者能夠藉由使用墊材,來獲得自己想要的「變化」。
以增加某種形態的振動,或是影響諧振形態,來達成聆聽時聲音上的改變。

像是從比較大方向來看,「木頭、橡膠」可能會使聲音變得"溫潤肥厚",而「金屬」則是能感到聲型"俐落硬朗"。

但實際上還得自己玩玩看,畢竟各廠家都有者屬於自家的Know How。
而對於不同機器或喇叭,即便上"同樣的墊材"能獲得的改變也是「截然不同」的喔!

-

◇音悅音響 Music Hi-Fi
◇淺談發燒 - 猴子也能懂
◇文章打的比較初步
◇盡量不帶大家談太深
◇免得吸收起來太難
◇當然除了理解原理外
◇最重要的還是親耳聆聽喔!